【保研经验】双非保研到985,我做对了什么?

◎23级牛轧糖心理名校考研&保研QQ群:724166828
◎23级牛轧糖心理名校考博QQ群:1011168152
进群领资料&获免费答疑




牛即吾愿,糖本初心
真正淋过雨的人,总愿意为ta人撑起伞。
今天分享的是洛洛师姐的经验。
洛洛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小伙伴,她本科三年,边探索,边成长。尽管她所处的平台和资源没有社会定义上那么顶配,但是她尽可能的利用好已有的资源,感念着、汲取着、滋养着她的优秀。
印象最深的是,和她一起聊作为985心理学硕士我的职业探索: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的用户研究、市场调研、战略、品牌策略以及偏公职的一些单位的岗位和职务,她说她都不知道学硕也能干这么多事儿,她说很羡慕我的这些探索,所以她很认定自己要去一线城市读研,这样她也能有更多的职业探索,自我探索的可能性。
所以她在择校和整个保研的过程中,目标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择校的坚定,准备的努力,过程受挫的坚毅,成就了上进、自强、独立的女性!跟这样的妹妹接触,就发现自己这种老狗好像又有了活力。
在她身上看到,一个有清晰的目标的人,一路朝气蓬勃,不觉山高水长,只知前方有路,眼底有光。
祝福洛洛,未来沪上绽放光芒!
我在东北部某双非师范类院校,就读应用心理学专业,今年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
在一整个保研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们遇到的障碍、困难,以及一系列想要攻克的关卡,都是前人遇到过的,所以,明确自己的问题,勇敢地向前辈们咨询吧!
很感谢Can学姐为我提供的机会,很感谢牛轧糖心理的存在,在这条路上给予我的支持。于是今天,我把我的经验故事,分享给你们听,希望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新的启发。


本科期间,怀着对心理学的一腔热爱与活跃的好奇心,我在充分摄入课堂知识的同时,还常常会在学校图书馆的社科区,仔细查阅心理学相关的其他课外知识。那时候除了学校老师强烈安利的《心理学导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以外,我还会去到借阅区浏览看起来很有趣的书籍,比如弗洛伊德的《达芬奇的童年回忆》这类非必要读物,在获得一个全新的了解心理学的视角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真正的兴趣点愈加明显——艺术与心理学。
随着在心理学院校对心理学的一步步深入学习,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并非对每一门专业课都能抱有足够的喜爱,偏好总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致力一生的事业呢?”我开始很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在学习之外,也给我们提供了较广泛的实践机会——比如在本科期间可以参与到研究生组会中,去体验一把研究生的生活;比如我们会有元认知心理咨询技术,专门针对中小学的学业焦虑等问题有阶段性地案例研讨;比如心理剧社团;再比如,生涯规划社团。
正是在生涯规划社团里,我渐渐地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对于发展“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对“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的极度向往——职业规划。
在这个社团的几年的生活里,我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演讲才能,并且在后续的课堂报告以及一些讲课大赛中充分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明确好自己的优势并学会更好地使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的过程。
自此,我想说,“了解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东西”似乎渐渐地成为了我生活的重心。
犹记得大一的时候,社团的学姐带我们做过一次“生涯幻游”,不得不说,这次幻游体验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也正是这个幻游体验带来的画面告诉了我,我想要去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工作,对企业的漂亮的工作环境非常向往。
这就又可以明确出两点:
1.一线城市
2.企业
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我就非常注重选择应用、实践方向做得比较好的院校,在以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目录为标准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与我的个人关注点(进企业、艺术类)最贴合的有——用户体验(UX)、交互设计(UI),后来由于自己对生涯规划中九型人格、MBTI相关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在管理心理学方面也许也有可发展的余地。
自此,明确三个可考虑的方向:
1.UX
2.UI
3.企业管理


在院校选择方面,我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由于自己不是很愿意“放过最佳的可能性”,所以在院校信息搜集方面并不局限于心理学院,而是可招收心理学本科推免生的院校都有机会被考虑。标准如下:
1.一二线城市
2.全日制
3.该专业在学校内属于强势专业,拥有较好的资源平台
4.211及以上
5.该城市有直接对接的工作/实习机会
由于我可考虑的三个专业方向中含有“UX”,所以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浙江理工大学的有UX相关的优势专业,正是这个信息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也就是说,当你偏好的专业类型不同,就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拥有心理学院的院校。一定要对自己所要搜集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关键词检索。可以为你打开新的信息渠道。
当然以上4条标准的提出比较理想化,根据实际院校的情况,也会适当地放低一两条标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本校毕业生中也有相当一批学长学姐在大城市工作/在读心理学研究生。于是,我除了在积极进行疯狂的全网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也不忘向前辈们发出求助信号,他们在这方面的关注与帮忙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当时我投递的院校,更多地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进行。
于是在前期蹲守各大院校的信息通知的过程也比较吃力和煎熬。犹记得,各大知名院校在简历等参营材料的投递方面,要求也各有不同,为我的准备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前后有一个多月,一直往返与自己学校的教学楼与学生中心跑材料的签字盖章。
华东的材料准备是对用心程度要求最高的。那时候树上的喜鹊很吵闹,视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准间隙录好。
其实最早对这所院校并没有定位为“梦中情校”,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从学姐们口中、以及官网的一些官方解释里,我们确实无法获得更多的关于院校的真实信息和个人体验。犹记得那天在图书馆,我第一次收到了来自院校的电话,内容是交代我补充一下材料上传的东西,当时我欣喜极了,为自己的第一通电话感到荣幸,那时候我还没有明确收到任何一个夏令营的录取通知。
事实上,我很感谢那天的那一刻。虽然在此之前一直对于这所院校没有很强烈的向往,且后续也陆续收到了其他院校的入营通知。但是在实际参营体验中,我一下子就被真实的夏令营里的华东给深刻吸引到了。
感谢相遇,感谢命运。


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和整合,我的夏令营投递工作总体来说符合“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的标准。我成功入了不少夏令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未如此明晰地感受到各类院校在这方面表现的明显对比。也正是这种对比,我更加确信华东师范大学正是最吸引我的院校。
在整个参营的过程中,我也没有忘记学姐们曾经的分享——在线下的夏令营里,认识了前所未有的最契合的朋友。于是哪怕我们当时只有线上,我也不忘在群里去认识新的朋友。这些同龄的年轻人都非常非常非常的优秀,在利益不冲突,赛道不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成功缔结了革命友谊,在这个过程中,也拓展了实时信息的更新渠道、有了互相成就的过程。
我有一位重要的朋友便是通过这个途径结识的,于是哪怕时至今日,我也常常会鼓励身边的学妹学弟,就算只是保研边缘,或者机会渺茫,也希望他们分出一部分精力,为自己眼界的开拓付出一份努力。
“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助力跨专业小伙伴保研985 实现心理梦
助力双非/211小伙伴保研985 实现名校梦
助力985本小伙伴保研 实现躺赢梦

要求:进群请提供本科学生证
找谁:+V信 Xinzhidao1215
热门焦点
- 2023-04-10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考研答疑群: 724166828
北大: 939904343
清华: 796019464
人大: 689463039
北师大: 879277122
中科院: 692578562
北林: 768374294
央财: 601804251
华东师大: 855362397
浙大: 283131545
复旦: 581876336
中山: 806500760
同济: 905996670
电科大: 775258642
华南师大: 723613453
-
ꁸ 回到顶部
-
ꂅ 18310989910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心知道(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0123456789号
985考研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