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暴力事件行为背后是心理问题

[ 牛轧糖心理硕博 ]

考研 保研 申博 名校人带你上岸
◎23级牛轧糖心理考研保研QQ群:724166828
◎23级牛轧糖心理名校考博QQ群:1011168152
进群领资料&获免费答疑
◎ 牛轧糖心理硕博团队宣

视频中男子「搭讪猥亵女性」不成,对女性「拳脚相向」,一系列行为:拽头发、砸椅子、拳打脚踢,行为令人发指。
网友义愤填膺,都2022年了还会有人如此放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欺负女性?
提及暴力事件,之前进入大众视线的有:
「校园暴力」如易烊千玺饰、周冬雨饰演的《少年的你》虽是戏剧,但是反射的是真实的校园暴力。
「家庭暴力」如前段时间网红徐大宝举报丈夫家暴。其丈夫也是承认家暴事实,但是一直在强调徐网红借家暴炒作,博取流量;并解释其出轨并与多名男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此次「社会暴力」,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暴力升级。
大众会发现,女性基本都是暴力事件的主要受害者,随即广大女同胞会发以发声斥责此次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性施暴者,以反抗男拳下的「性别暴力」。
那么,「暴力行为」以及「性别暴力」背后的心理问题,或者折射的心理原理也许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了解。知其然,然后不惘。
情绪问题的分析请看👇🏻
01
暴力的心理成因
本能攻击性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与需求,其目的在于消除身体欠缺或重建内在平衡。他指出,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而死本能的关键衍生物是攻击性——一种自我毁灭需要的外在指向。
这种攻击本能是部分群体严重暴力倾向的根本来源,唐山打人事件的施暴者们,很可能有有个别人其本身的攻击性就比较高,加上同伴带动就容易引发群体施暴,网上有爆出施暴者们的底案,如果属实,也说明了这点。
网曝施暴者底案
自尊心受挫
《本能心理学》一书中提到: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遭受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施暴者因为在公众场合被搭讪女生拒绝,觉得丢面子,遂发起攻击,这种“挫折感”直接引发了暴力行为。
自卑补偿心理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便会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等因素衍生出的自卑心理,而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他们补偿自卑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施暴者们,从视频上看多为大腹便便的成年男性,大半夜烧烤店喝酒撸串,身材管理受质疑;另外公众场合公然搭讪女士,很可能没有稳定的伴侣或者感情不稳定;最后施暴者们生活质量或者生活满意度也有待考究。
自恋者的无能狂怒
自恋者易产生攻击行为。「自恋暴怒理论」认为:自恋者膨胀却脆弱的自我受到挑战时, 会产生愤怒、羞耻、感觉悲伤或受到伤害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在强烈的负性情绪作用下, 个体会行为失控, 产生攻击行为。
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施暴者们,很有可能是高自恋人群,在唐山熟悉的环境呆久了会有高心理特权,觉得自己就应该被异性待见,所以在面对女性拒绝后,其高自恋心理特权,导致了强烈的负面情绪,感受到了自身被挑战,随即产生攻击行为。
「心理特权」指个体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 豁免社会责任的稳定而普遍的主观信念或知觉, 「高心理特权」的个体常常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优越、存在着被优待的特权
执行功能较低的表现
执行功能和攻击行为存在负相关。「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注意控制、策略目标的规划、抽象推理、弹性认知、假设生成,以及在工作记忆中包含的组织和恰当使用信息的能力。在执行功能上,男性的攻击行为唤醒高于女性。
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施暴者们,执行功能总体较低,认知转换性差,单线暴力思维,且自我监控能力低下,无法对于当下的情绪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受限。
错误的角色认同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或多或少的传达着较为狭隘的性别认同和角色理解:过于强调男人的勇猛、刚毅、力量、义气,从而使得男性在同龄人面前,尤其是有异性在场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攻击行为,以此证明自己是个“爷们儿”。
唐山打人事件的男施暴者们,把施暴当做释放,在实施攻击行为的时候,自身角色的认同感和形象会慢慢在心理扭曲。
02
性别暴力的背后
「性别暴力」是指因为性别的规范、性别的分工和性别的权力关系导致的身体、心理、性和经济等方面的暴力行为,或者威胁采取暴力行为。
对于唐山打人事件,广大女性如此愤慨,「不是放大女权」,而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因为冲击我们的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多为女性群体!
固化的思维
如上文阐述心理角色认同说到,从小男性被教育自己做主,做生活的主人,做未来的一家之主、公司领导.....而女生被教育的是要听话体贴、善解人意、女性应该的样子、女性依附论......
鼓吹的附属性被成了理所当然。男权社会力,对于女性的“商品性”、“从属性”的心理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以至于唐山事件施暴者胆敢公众场合调戏、轻浮女性,被拒后还敢拳脚相向。
女性弱势的无力感。每当有女性被侵害事件曝光后,谴责女性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苍翼不叮无缝的蛋,那女的也不是好东西“、”自己穿的那么暴露,不就是为了勾引人“、”女孩子家这样真不要脸“ ,可悲的是发表诸如此言论的不只是男性,还有很多吃瓜的女性,更有为人母的女性。
如果说「自爱」「衣着得体」这些都只是规范女性自我保护,那唐山打人事件,真的让女性走上了绝路,干脆成了不得抛头露面,不得去有男性的公众场合?
如果摇旗呐喊的是某一个群体的权利,那这个群体弱势很明显,因为没有哪个地主,还呼喊自己要饿死。如果一个社会的教育如果过分强调:某一个群体要被保护,或者该群体的自我保护,这恐怕不是好的社会风尚。
女性崛起的“威胁”
当男性潜意识认为不能掌控人生和环境的时候,暴力的倾向就在内心产生,这也是一种能量需要释放,这种暴力就会释放给他认为比自己弱势的对象,或者属于自己的个人资产的东西(丈夫家暴、父母打骂孩子都是这个心理机制)。
从进化的角度看,在力量不在带来核心利益的当今社会,女性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优势,在社会经济效益的创收中表现日益获利,按照固有思维生存的「某些男性」的威胁感与日俱增。
唐山打人施暴者“爷看上你了,你就该从”的奴役思想受到挑战,加之行为上被反抗,其自我会感知到威胁 ,此时, 出于捍卫地位、提升形象或报复等目的其实施攻击行为。这种威胁的攻击行为,其实是某些男性有预谋有目的暴力行为,只是需要恰到好处的引爆点。
性别两极,两性却不对立。女性努力接受教育、提升经济能力,要的是靠双手创造自由、财富的权利。绝对不是为了反过来把自己作为强势方,获得更多凌驾于性别的特权。进化来说,两性本就是阴阳互补、互相促进。从共事、婚姻、繁衍共生、共进、共能。

22人大心理MAP专硕347 | 总分410,专业课259第一名上岸
2022北大心理专硕 | 四战北大 | 痴迷心理咨询 我无悔
【保研经验】双非保研985 | 保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



热门焦点
- 2023-04-10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 2023-04-07
考研答疑群: 724166828
北大: 939904343
清华: 796019464
人大: 689463039
北师大: 879277122
中科院: 692578562
北林: 768374294
央财: 601804251
华东师大: 855362397
浙大: 283131545
复旦: 581876336
中山: 806500760
同济: 905996670
电科大: 775258642
华南师大: 723613453
-
ꁸ 回到顶部
-
ꂅ 18310989910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心知道(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0123456789号
985考研交流群